查看原文
其他

高中生必知古代文化常识大全Ⅴ | 收藏帖

2016-09-19 学习哥 高中生学习



 

科举、教育

察举



汉代规定:由公卿、列侯、刺史及郡国守相等推举人才,由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。始于汉文帝,至武帝时形成较完备的制度,主要有岁举和诏举。岁举一年一次,由刺史、郡国守相察举孝廉及秀才等。诏举则时间、对象、员额等均由诏令规定,科目有贤良方正、文学、明经等,对策合格者授以官职。如《陈情表》:“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,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,臣以供养无主,辞不赴命。”


征辟



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。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,辟(bì)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。东汉尤为盛行。公卿以能招致贤才为高,俊才名士也以有所依凭为重。皇帝或官府征辟,对被征辟的人不具有强制力,而是一种礼请,故被征辟者可以应聘,也可以托词不就。如《张衡传》:“连辟公府,不就。”“安帝雅闻衡善术学,公车特征拜郎中。”《陈情表》即是以祖母无人供养辞谢晋武帝不赴诏命的。征辟制的推行,有利于破格擢用人才,但也产生严重的弊病。隋统一后,规定九品以上官吏皆由吏部任免,征辟制自此消失。


孝廉



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。武帝元光元年(前134年)初令郡、国举孝、廉各一人。孝为敬事父母,廉为品行正直。实际上所举多由世家大族弄虚作假,互相吹捧,故有“举孝廉,父别居”之讥。举孝廉者多任为郎,东汉尤为求仕进者必由之路。汉以后隋以前,孝廉合为一称,州举秀才,郡举孝廉。


又,明、清时称举人为孝廉。


秀才



本指优异之才,始见于《管子》。汉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年)时始定为选官制度中的察举科目之一。东汉避刘秀讳,改称茂才。南北朝时最重此科。唐初曾与明经、进士等并设为举士科目,在各科中地位最高,旋停废。后逐渐成为对一般读书人的泛称。明清则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。


科举



隋、唐以后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,因分科取士,故名。隋文帝开皇七年(587年)始行。唐代设明经、进士、明法、明书、明算等科,以进士科最为人所重。至明、清,科举制度已达鼎盛。考试分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三级,只进士一科。考试内容规定以四书五经文句命题,文章格式为八股文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废八股,改试策论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行新学,废科举。


童生试



明、清时取得生员(秀才)资格的入学考试。应试者无论年龄大小,均称童生。童生试包括县试、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,院试录者称生员(秀才),生员可以参加乡试。其优异者为廪生,由国家按月发给伙食补助,其次为增生、附生。《促织》中“邑有成名者,操童子业”,即是说成名正准备参加童生试。


秀才地位已比普通百姓高,如见了知县可以不下跪,官府也不能随便对其动用刑法,但尚不具备做官资格,仍是百姓,所以《儒林外史》中,胡屠户敢于教训已成为秀才的范进“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”,教他不要同“家门口这些种田的、扒粪的”“平头百姓”“拱手作揖,平起平坐”。


乡试



明、清每三年在各省省城(包括京城)举行,称大比,考期在旧历八月,故亦称秋闱。每省有规定的录取名额,考中者称举人,第一名称解元。


举人已步入社会上层,具备了做官的资格,所以《儒林外史》中,范进中举后,胡屠户便不敢再倨傲而极尽逢迎。


会试、殿试



明、清于乡试第二年春在京城举行会试,亦称春闱,各省举人皆可应考,考中者称贡士,第一名称会元。贡士可参加殿试。


殿试于会试后一个月在皇宫内由皇帝主持举行,取中后统称为进士。殿试分三甲录取。第一甲三名,赐进士及第,分别称状元、榜眼、探花;第二甲若干名,赐进士出身,第一名称传胪;第三甲若干名,赐同进士出身。


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,因用黄纸书写,故称黄甲、金榜。多由皇帝点定,俗称皇榜。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。


两榜、连中三元



明、清称举人为乙科或乙榜,称进士为甲科或甲榜。某人通过考中举人,又考中进士而做官,就叫两榜出身。


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称元,在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,称连中三元。历史上连中三元者只有十余人。


八股文



亦称时文、时艺、制义或制艺。明清科举考试的文体。每篇固定由八部分组成,其所论内容,都要根据宋代朱熹《四书集注》等书“代圣贤立言”,不许作者自由发挥。

庠序



古代的地方学校。夏代称校,商代称序,周代称庠。后亦泛称学校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。”


稷下



战国时齐国都城临淄(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)西门稷门附近地区。齐宣王继其祖桓公(非春秋五霸之齐桓公)、父威王之为,在这里扩置学宫,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,任其讲学议论。有淳于髡、驺衍、田骈、接子、慎到、尹文、环渊、田巴、鲁仲连和荀况等著名人物,汇集了道、法、名、儒、兵、农、阴阳等百家之学,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,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倾向的学派,后人称为稷下学。齐襄王后逐渐衰落。学宫的设置,对开展百家争鸣、繁荣学术起了很大作用。


太学



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。其名始于西周。汉武帝元朔五年(公元前124年)立五经博士,弟子五十人,为西汉建立太学之始。东汉大为发展,质帝时,太学生达三万人。魏晋到明清,或设太学,或设国子学(国子监),或两者同设,名称不一,制度亦有变化,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。


祭酒



原意是祭祀或宴会时,由年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,为一种荣誉,如荀子曾在稷下学宫“三为祭酒”。汉武帝设五经博士,首长称博士仆射,东汉改为博士祭酒,祭酒遂成为学官名。西晋改为国子祭酒,主管国子学或太学。隋以后称国子监祭酒,为国子监的主管者。(相当于国立大学校长。)


学官



亦称教官,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。如汉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、博士祭酒,西晋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、博士、助教,宋以后的提学、学政和教授、学正、教谕等。


书院



古代的一种学校类型。创始于唐代。玄宗开元六年(718年),设丽正修书院,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,置学士,掌校勘经籍、搜求遗书、辨明典章,以备顾问应对。贞元中,李渤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,南唐时就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,号庐山国学,后改称白鹿洞书院。宋代由于官府奖励,书院大兴,新建石鼓、嵩阳、应天府、岳麓等著名书院十余所。创办者或为私人,或为官府,多选山林名胜之地。不少知名学者讲学其中,研习儒家经籍,形成不同学派的争鸣。元代增至二百余所。明代由于在讲学中议论朝政,屡遭禁毁。清代发展至数千所,多以应举为目的。清末废科举,改书院为学堂。


文来源:《中学生阅读》高考版



·END·

高中生的学习助手

家长的家教顾问 老师的得力参谋


↙↙查看往日的精彩内容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